用中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17例回顾分析
吕志信 王仁平 张敏 王雷 徐宏遵 侯喜 黄瑞霞 李清华 苗建波 贾小青
河北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 050035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活力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04(2009)04-0069-02
扩张型心肌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多伴有心衰的一组疾病。常伴有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治疗异常棘手, 如果控制不佳,心衰会反复发作,生存期仅3-5年,且大多数学者认为除非做心脏移植,否则心脏不可能缩小。笔者统计的4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入院前均长期单用西药治疗,第一次来我院后始用中药加西药治疗,并观察心脏缩小和心功能改善的情况。为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统计临床症状的改变(已有另外文章报道),主要统计用心脏彩超资料中的左室(LVd)缩小程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的程度进行统计,观察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来自本院心内科2000-2008年治疗的3888份心脏病病历中,对符合1995WHO/ISFC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1997份病历,按时间先后逐份录入微机,并把有完整对比资料的417例扩张型心肌病(两次住院间隔多在三个月以上)作为入选病例。
1.2 治疗方法
中药用自拟方心肌活力饮随症加减;西药主要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ACEI、ARB、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且逐渐调整剂量达目标量;
1.3 观察方法
用SB-100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观察治疗前后LVd、LVEF大小变化。LVd、LVEF均测三次,计算平均值。
1.4 疗效判断标准
1.4.1 左心室缩小的疗效判定 正常值 男≤55mm,女≤50mm;显效:左室扩大部分治疗后缩小≥10mm或左室缩小至正常(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准);
有效:左室扩大部分治疗后缩小3-9mm;无效:左室扩大部分治疗后无改变或≤2mm。
1.4.2 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疗效判定 正常值≥50%。显效: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以下部分,治疗后提高 ≥10%或恢复到50%以上;有效: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以下部分,治疗后提高≤9% 且≥3%;无效: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以下部分,治疗后提高 ≤2%或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LVd及LVEF两差值经W检验,其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故从417例中随机抽取最小样本,统计软件选用spss15.0,统计分析方法选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1】【2】,观察其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997例扩张型心肌病,随访中死亡88例,病死率4.4%。入选病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8岁,男性320例,女性97例,男性为女性的3.3倍。从LVd缩小比例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男性患者总有效率为80.0%,女性患者总有效率75.3%,其中有52例LVd恢复到正常(男38例、女14例)。经治疗心功能也有明显改善,男性患者总有效率91.2%,女性患者总有效率93.9%。LVd和LVEF治疗前后比较,p值分别为0.001和0.004,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4。[NextPage]
表 14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药后LVd缩小情况[例(%)]
性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男
320
111(34.7)
145(45.3)
64(20.0)
256(80.0)
女
97
26(26.8)
47(48.5)
24(24.7)
73(75.3)
合计
417
137(32.9)
192(46.0)
88(21.7)
329(78.9)
表 24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药后LVEF变化情况[例(%)]
性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男
320
194(60.6)
98(30.6)
28(8.8)
292(91.2)
女
97
59(60.8)
32(33.0)
6(6.1)
91(93.9)
合计
417
253(60.7)
130(31.2)
34(8.2)
383(91.8)
表3 LVd和LVEF两指标差值的统计描述
差值
样本含量
中位数
QR
M(QR)
LVD
16
7.0
6.75
7.0(6.75)
EF
16
-11.5
15.75
-11.5(15.75)
表4 LVd 和LVEF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指标 | T | u | P |
LVEF | 12.5 | -2.871 | 0.004 |
LVd | 105 | -3.303 | 0.001 |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难治性疾病,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及家族遗传有关。该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检查技术的发展,扩张型心肌病的检出率也在逐年增加。
在临床上,多数学者认为药物治疗要使心脏缩小几乎不可能。但本文中4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治疗(3月以上),大部分病人心脏缩小,同时心功能明显好转,改变了过去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不能缩小的观点。所用中药以心肌活力饮为主,依症状不同随症加减,强调从“毒”论治,早期重用清热解毒,后期重用凉血排毒,扶正抗毒治疗。研究表明,心肌活力饮方中黄芪、党参、黄连、三七、生地等可抑制心肌细胞的磷酸二酯酶,使CAMP增多,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扩张阻力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更重要的是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毒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Ⅱ等对心肌细胞的攻击,既可防止心肌细胞受到进一步免疫损伤,又可使受损的心肌细胞恢复功能。动物实验表明,心肌活力饮可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延缓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的耐缺氧性,改善心肌功能【3】。上述的综合作用使扩大的心脏逐渐缩小。
现代医学认为心肌受损、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可产生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血管加压素等,都可促进心脏重塑,加速心肌细胞的衰亡,加速心肌间质纤维增生。使心脏进一步扩大,心衰加重。因而注重应用ACEI、ARB、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依据病人病情变化,耐受能力的不同,逐渐调整到目标量或最大个体耐受量,阻断过多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对心肌的进一步损害,阻断心脏扩大—心衰加重—再扩大—再心衰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陈 彬,等.一些非参数假设检验时样本含量估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5):221
[2] 胡良平,李子建.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66
[3] 刘红霞、王仁平等. 心肌活力饮对实验性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胶原及AngII、ACD的影响.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12)1057-1058.
作者简介:吕志信,男,主任医师,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
1968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主要从事心肌病的研究与治疗。联系电话:13073153492
发表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4月 第16卷 第4期 临床报道Page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