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的老唐,今年59岁,辛辛苦苦劳作一辈子,即将迎来退休的年龄,一场大病差一点让一个家庭垮掉。
毫无征兆地发病
2022年5月中旬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干完一天的体力活,老唐回到家中,感觉自己的心跳特别快,认为干活累的,歇一歇就好了。可是吃过晚餐后,心跳的症状越发明显,老伴建议他上医院看一看,老唐干了一辈子活,认为睡一觉就好了。不过老伴不放心,和还在加班的儿子通电话,在儿子的再三劝说下,答应第二天上医院看一看,活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进医院。
第二天儿子带着老唐去了医院,经检查心脏彩超,考虑“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建议其纠正心衰后,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手术费用不低,儿子二话不说,心想“只要能治疗我爸的病就行”,于是同意手术,可是老唐的心衰比较顽固,难以纠正,始终没有办法手术。
转入上级医院
医生建议老唐转至北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一场与死神的斗争即将开始。
老唐被儿子带到北京某医院,经查心脏彩超,被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II 级心房颤动”,建议其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由于其心衰难以纠正,未能实施手术。
医生再次向老唐儿子交代病情,建议其微创手术,风险小,唯一的缺点是费用高。老唐儿子早下定决心,就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救父亲的命,于是同意行“经心尖二尖瓣瓣膜植入术”。
进入手术室后,经过一系列术前准备,却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手术,还直接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后医生建议他出院回家养着。
险些放弃治疗
这一回家,就意味回家等死呀,怎么办?老唐儿子心里明白,急得眼泪不断地掉。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听朋友介绍,石家庄长城医院心血管科可以治疗心脏病,口碑不错,而且专门治疗各种心力衰竭,老唐一家像是抓着最后的救命稻草,患者儿子经过与心二科黄瑞霞主任电话沟通,黄主任仔细分析他的病历资料,初步考虑老唐的病应该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继发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这正是他们治疗特色病种。
即便如此,但老唐的儿子还是不放心,多方打听,最后确认长城医院是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专科医院,经验十分丰富,心情特别激动,决定带父亲马上住院治疗。但是老唐因为两次住院经历,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在手术室的经历也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害怕医生再给他做手术,所以一再拒绝到医院看病。
之前的诊断被推翻
又过了两天,老唐的病越来越严重,每天胸闷、心慌、气短,不能吃饭、不能睡觉,儿子看到父亲这么痛苦,反复做他思想工作,后来终于同意来我院治疗。
来到医院后,黄瑞霞主任等进一步查看,推翻了外院的诊断,而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房颤。
当天晚上老唐就发作持续性室速,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黄主任考虑患者除了心肌病心衰以外,心理恐惧也是室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积极给予抗心衰、抗心律失常和镇静治疗,另一方面做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告诉他目前的情况并非十分严重及这里治疗的经验、治疗的效果。
经过积极治疗与心理疏导,他的室速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越来越少。其实为让老唐放下思想负担,黄主任善意地隐瞒了他疾病的真实性。而真实的事实是——心肌核磁提示:心肌损伤特别严重,且全心扩大,射血分数极低,反复室速,随时可能发生猝死。黄主任和他儿子交代病情,并下达了病危通知。
老唐的儿子强忍泪水,并偷偷塞给黄主任一个厚厚的红包,希望医生们能尽全力救治他的父亲。黄主任当时坚决地拒绝了,并让他放心,一定会尽全力救治,并嘱托家属一定做好配合工作,让父亲面前放轻松,多做正面引导。
转危为安
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在王仁平主任医师、夏岳主任医师、黄瑞霞副主任医师、韩宝丽超声医师指导下,黄临毅主治医师开展中西医结合,找准病因,细致交代患者用药,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液体出入量。
患者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渐渐能吃能睡了,也不焦虑了,脸上也有了笑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唐达到了出院标准。
回家前老唐落泪感叹“长城医院给予第二次生命”,他的儿子特制三面锦旗(分别送给主任黄瑞霞、主管医生黄临毅和全体护士)送至医院,表示由衷的感谢。
恢复正常生活
老唐回家将近1个月,经全生命周期回访中心荣缓主管护师回访反馈,其门诊复查NT-proBNP、电解质、肝肾功能均较稳定。
老唐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白天遛弯,看孙子,晚上睡得香,长城心内二科衷心期待老唐有个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