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20年,履新长城医院副院长兼长城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5个月,胡福莉带着梦想和专注一直在前行……
在农村长大
塑造了她善良、坚韧的性格
虽然劳动繁重,但小时候那些记忆让她觉得美好而充满乐趣:早上醒来的晨曦,静静流淌的河水,田野里盛开的野花,蹦来蹦去的蚂蚱,傍晚天边的火烧云,村庄上袅袅的炊烟,晚上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故事,享受着手摇蒲扇的凉风,看着满天的星斗……
农村简单质朴的生活,不仅锻炼了她的体魄,更给了她乐观、开朗,善良、坚韧的性格。
奶奶遭遇心脏病
从小立志当医生
由于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又要忙里忙外,胡福莉小时候主要由奶奶带大,和奶奶的感情很深。
在她6岁那年,她清楚记得一天中午,奶奶从地里割草回来,双手捂着胸口,大颗大颗汗珠从脸上滚落,家人急忙请来村医,说是心脏病,打了“强心针”,但奶奶症状却越来越重,逐渐出现了意识模糊。
一家人赶忙赶着驴车送奶奶到县里的医院,最后被确诊为急性心梗,给予紧急处理后,奶奶被抢救回来,但留下了心衰的毛病。
随着年龄增长,奶奶的症状逐渐加重,小胡福莉记得很多晚上,她从梦中醒来,常常能看到奶奶坐在床上抱着被子睡觉,长大之后才知道无法平躺是心衰的表现。
如果能让奶奶少一点痛苦该多好?当时胡福莉就在心中立下志向:好好学习,长大后要考大学,当医生。
到了高考报志愿时,当老师的父亲坚持想让女儿报师范院校,可胡福莉到了学校自己就把志愿改了,清一色换成了医学院校,连将来的专业都想好了-心内科。
父母拗不过,终于,胡福莉如愿以偿进了河北医科大学。为了心中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福建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研究生。
1995年,胡福莉读研二的时候,奶奶因为心衰过世。家人特意瞒着在外地上学的她。但胡福莉那几天就像有感应一样,“连着好些天,我都做梦梦到奶奶,到凌晨我就会突然惊醒,枕头被哭湿了一大片……”
一直到春节回家,胡福莉才得知噩耗。到了奶奶的坟上,胡福莉放声大哭,“我马上就有能力给你看病了,奶奶您却走了……”
心脏疾病,从此成为了胡福莉的“假想敌”,夹杂着她对奶奶的深厚感情。
选择电生理
在医院独当一面
研究生毕业后,胡福莉可谓是一路平坦。凭借当时稀缺的硕士文凭,1997年,他顺利进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一干就是20年。
“当时也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就是自己特别喜欢研究心电图。”研究向量,琢磨判读,思路清晰的胡福莉比起别人,更对神秘难懂的心电图着迷,于是,在当时“冠脉流行”的时代,她坚持选择了电生理亚专业。
由于认真又能干,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齐晓勇院长和李树仁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胡福莉先后两次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读博士,三年时间完全进了电生理的门。
作为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的第一位电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在马教授的悉心培养下,胡福莉成长很快。2007年回到医院后就开始独立做电生理手术,作为当时国内少有的电生理女术者,胡福莉认真、细致的个性,靠谱的做事风格,用疗效得到了患者的好评,也总能让领导们放心。
面对变故重新定位
让生活绽放出新的光彩
2011年春天,因为身体原因,她不得不离开手术台。多年来学习电生理,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如今放弃热爱的专业,她痛苦彷徨,仿佛一只折翼的小鸟。
就此沉沦,还是调整方向,让生命绽放出新的光彩?倔强的胡福莉选择了后者。
为适应变故,她不断完善自己:遇到问题,她查资料,看文献,用心管理好每一位患者;她积极学习,2015年通过卫生部考试,被选派赴美学习交流,因表现突出,受到卫生部和美方的肯定和赞扬。
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胡福莉开始充分发挥自己在心律失常领域的优势,踏踏实实服务好每位患者。几年下来,她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心内科医生、领导的好帮手和科室主任候选人。
离开手术台后,生活也相对规律了很多。工作之余,她有了更多时间去照顾家庭:为家人做做饭,陪孩子打打球。用儿子的话说:这几年是家里生活质量最高的一段时间。
胡福莉和她爱人,作为各自科室的骨干和领导,也格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把每一天都过得快乐、精彩、有价值,是家里一致的信条。